近期,A 股市场风险警示密集发布,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问题、生产停滞、信披违规等触发监管 “黄牌”。以下是六家公司的具体风险情况,投资者务必仔细核对持仓,警惕潜在损失。
一、ST 宏仁:净资产为负叠加审计保留意见,持续经营能力存疑
作为风险警示 “常客”,ST 宏仁的困境持续升级。2024 年财报显示,公司期末净资产为 - 146.15 万元,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,全年营收仅 721.83 万元,同比暴跌 84.28%。更严重的是,审计机构对其财报出具了保留意见,指出前期票据转让未入账、三笔合计 1600 万元其他应收款缺乏商业合理性证据等五大问题。
值得注意的是,原董事李绪庆在任职期间通过良升海味行占用公司资金 858.35 万元,相关诉讼被法院驳回后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。目前,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、重大诉讼缠身,主办券商明确提示其 “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”。
二、ST 新潮(600777):双非标触发退市风险,内控失效雪上加霜
ST 新潮因 2024 年财务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均被出具 “无法表示意见”,将于 7 月 8 日起 “戴星” 变身为 * ST 新潮。审计机构指出,公司存在大额资金往来未披露、关联交易无法核实等问题,直接导致年报数据失真。
更严峻的是,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已陷入瘫痪状态。例如,部分子公司印章管理混乱,重大决策未经合规程序即实施,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。若未来 6 个月内无法整改,可能触发强制退市。
三、华铭智能(300462):财务造假坐实,虚增利润超 6000 万元
因 2020-2021 年财报涉嫌虚假记载,华铭智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。具体来看,其收购的聚利科技通过将销售费用伪装成研发费用,虚增 2020 年利润 2531.54 万元(占当期 18.76%),虚减 2021 年利润 3570.37 万元(占当期 16.9%)。尽管公司已在 2023 年追溯调整财报,但仍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,简称变为 ST 华铭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处罚金额高达 400 万元(公司 150 万元 + 责任人 250 万元),创同类案件新高。投资者需警惕其后续可能面临的民事赔偿诉讼。
四、未名医药(002581):核心子公司停产,营收占比超 60% 受冲击
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的停产直接 “绊倒” 未名医药。因产品质量问题,天津未名自 4 月 22 日起被暂停生产销售,其核心产品人干扰素 a2b 喷雾剂更被取消省际联盟采购资格。该子公司 2024 年营收占上市公司整体的 60.09%,若三个月内无法复产,将导致公司丧失主要收入来源。
目前,天津未名已启动整改,但恢复生产需通过监管验收,且产品需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。在此期间,未名医药股价已连续三日异动,投资者需警惕流动性风险。
五、退市海越(600387):退市整理期仅剩 1 天,股价或迎最后暴跌
作为已被决定终止上市的公司,退市海越的退市整理期将于 7 月 4 日结束,仅剩 1 个交易日。尽管公司计划以 2 元 / 股回购 3000-5000 万元股份,但此举难改退市命运。值得注意的是,整理期内个人投资者需满足 50 万元资产门槛方可买入,流动性枯竭下股价可能单日暴跌超 90%。
六、退市锦港(600190/900952):B 股同步退市,投资者需警惕跨境风险
锦州港(含 B 股)因连续两年财务指标不达标,退市整理期将于 7 月 18 日结束,剩余 10 个交易日。与退市海越不同的是,其 B 股(900952)同步进入退市流程,而 B 股市场流动性更差,境外投资者面临跨境结算和资产处置难题。
风险警示的底层逻辑:两类 ST 的本质差异
退市风险警示(*ST):主要因财务报告质量严重问题触发,如 ST 新潮的 “双非标”。根据 2025 年新规,若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指标(如营收低于 1 亿元 + 净利润为负),将直接退市。
其他风险警示(ST):更多指向经营异常,如华铭智能的财务造假、未名医药的子公司停产。这类公司若能在一年内整改到位,可申请 “摘帽”。
投资者应对策略
持仓核查:立即排查上述公司是否在持仓中,尤其是退市整理期股票需果断止损。
合规学习:重点关注《股票上市规则》中关于 ST 和退市的条款,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踩雷。
长期规避:对连续亏损、内控混乱、频繁被监管问询的公司保持警惕,优先选择基本面稳健的标的。
风险警示绝非 “狼来了”,而是监管层对投资者的明确提醒。在资本市场博弈中,生存永远比盈利更重要。财经浩然,持续更新,大家点赞、关注、 收藏起来吧!希望每一篇文章对你都有所帮助! 注意所涉及的股票不做推荐,据此买卖,风险自负。
金港赢配资-每日配资网站-配资平台哪个好-安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